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后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百年纠葛,那么,两种文明之间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系?一、中西文明路径不同
中华文明是崇尚“合”的文明,中国文化将人与自然合在一起。《周易》开篇说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,这句话包含了中国人的宇宙观、人生观。一、三句分别讲天、地的规律,二、四句讲人的规律。在中国人心里,天、地、人是普遍联系、相互作用的,这就是天人合一。中国哲学追求的是“道”,探究的是贯通天地人的普世规律,所谓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这种古老而朴素的观念还体现在“天”字的构造中,上面一横是天,下面一横是地,中间是人。天、地、人从来不是割裂对立的,中国人将它们统一在了自身文化中至高无上的价值——“天”这个字里。中国人信天理、信天道、信老天爷。
中华文明是崇尚“合”的文明,中国文化把人与人合在一起,孔子说“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,既来之则安之”。韩愈说“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”。可见强大自信时的中国并不排斥外人,反而欢迎外人来学习、来皈依,中国不唯民族论,也不唯血统论,看重的是文化,是道统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而西方文明是崇尚“分”的文明,西方哲学将人与自然截然分开,从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提出“世界的本源是水”,就没有把人摆进去。到普罗泰戈拉时,已发展到“人是万物的尺度”。再到笛卡尔的认识论,将人作为能动的主体,将自然作为被动的客体,世界被分成了主观与客观的二元结构,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。西方哲学追求的是真理,宇宙的本源,
西方文明是崇尚“分”的文明,西方哲学将人又进一步细分,比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提出,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完美的圆,因此只有理性认知到的才是完美的、永恒的,而感性认知到的则是有缺陷的、会消亡的,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,只是一个幻象。这样,人认识到的主观世界又被分为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二元结构。
二、中西文明各有长短
中华文明崇尚“合”的特点,使它在包容性和格局观上站得更高。但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,中华文明的短板就是广而不精,博而不深。由于推崇“合”的一面,更多强调事物的统一性,就难以将事物精确划分、界定,对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性认识不足,就很难对事物的相互关系、作用机制、内部结构和原理进行深入分析,所以中华文明没有孕育出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论,这就是“李约瑟之问”的答案所在。
中华文明模糊了主客体之间的界限,导致它缺乏主体的自觉性,造成自主性和主动性不足,缺乏改造自然的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,造成整个国家陷入超稳态陷阱,在封建时代徘徊千年,始终没有走出治乱交替的周期率,也没有实现国家和社会架构的革命性转变,更没有迎来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。
西方文明崇尚“分”的特点,使它在专业性和深入度上走在前面。同样,优势也是把双刃剑,西方文明的短板是越分越散,难以统筹。由于强调“分”的一面,更多看到事物的对立性,就难以将事物统筹、合一,容易忽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统一性,很难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、共同之处以及内部的一致性进行全面、系统地把握,所以西方文明在各学科上越钻越深,但掌握的真理却越来越细碎,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也越来越弱,造成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与自己的冲突和对立。
三、交流互鉴是激活文明生命力的关键
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也曾多次遭遇危机,比如春秋战国礼崩乐坏,实际是奴隶社会难以为继,周天子道统失序,于是诸子百家争鸣,就是提出各自解决方案,到底是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”地苦苦支撑,还是“天行有常,有德者居之”地改朝换代。经过秦始皇至汉武帝的实践,外儒内法成为中华文明继续发展的主流方案,封建秩序得以建立,形成了新的道统。但到了汉末魏晋,五胡乱华,中华文明再次遭遇危机,儒法两家都无法解决问题,进而失去了社会的的信仰,于是士族改谈玄学,放浪形骸,“父母于子女无恩论”这样违背儒家孝道传统的言论,从名士孔融口中说出,无疑是又一次礼崩乐坏、人心不古的标志。这时来自天竺的佛学传入中国,为中华文明带来了新的生机,觉悟、未来、心心相印等三万五千多个佛教词汇(中华文明原本没有的概念)融入中国文化,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和价值体系,犍陀罗雕刻艺术传入中原,留下美轮美奂的石窟造像。佛教成为儒、道之外,中国人安心立命的又一法门。甚至,北朝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也给中华文明带来新的气息,隋唐时期胡风大盛,两朝开国帝王均深受鲜卑文化影响,尚武、豪迈的社会风气一扫魏晋颓唐细弱的矫揉做派。少数民族脱离母系氏族文化不远的背景,促成一代女皇横空出世,也使两朝成为古代中国妇女地位最高的时代。文明互鉴给中华文明以滋养,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,迸发出光耀古今的盛唐气象。近代中国积贫积弱,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和文明衰颓的外在表现,晚清社会“万马齐喑究可哀”,才有了龚自珍“劝天公重抖擞”的紧迫感和危机感。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,也是西方文明向中华强势传播的过程。这也是一种文明交流,虽然不是平等的互鉴,过程也非常残酷,血腥,痛苦。但西学东渐确实让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焕发了生机。现在中央明确提出“两个结合”,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。
回顾西方文明的历史,也有类似规律,古希腊古罗马辉煌过后,发源于中东的基督教给欧洲送去了延续至今的主流信仰。但基督教文明定于一尊之际,也是欧洲在中世纪黑暗中久久挣扎的时代。文艺复兴的缘起是伊斯兰文明向欧洲传播,使欧洲重新发现保留下来的古希腊、古罗马文明成果,重新赓续上西方中断千年的文化血脉。而蒙古帝国西征又为欧洲带去了中国的四大发明,因缘际会交织激荡,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做好了思想和物质上的准备。今天的西方文明在独领风骚数百年后,无疑陷入了新的危机,恐怖主义、LGBT、平权运动、种族矛盾层出不穷,霍布斯所说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成为现实,哈贝马斯也说西方陷入了分裂。西方文明需要其他文明的滋养和借鉴,否则只会在个人主义、自由主义绝对化的桎梏中越陷越深。
西方哲学追求真理,关注自然哲学,把自然作为客体,作为改造的对象,而且这种倾向被带到了西方的社会科学中,很多研究不是把人当成人,而是当成物,至少是比主体低一等的东西。所以西方人特别热衷输出自身价值,这背后自然有他们对自身掌握真理的盲信,也有把其他社会作为改造对象的冲动。而中国哲学不同,从本质上说,中国哲学是社会哲学,追求的不是客观真理,而是自我完善,关注的不是改造自然,而是改造自身。所以孔子说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中国哲学的出发点是两点论,每个人都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界定自我,所谓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”就是中国人定位自我,确立本体的法则。费孝通先生说,中国社会是以每个个体为中心,以波浪形式向周围扩散的差序结构,也是这个意思。中国哲学特别看重人际关系,不仅自尊自立,而且尊重他人。所以中国父母教孩子的第一课不是个性张扬,而是要懂礼貌。所以孔子在解释“仁”的时候说,“仁者爱人”,又说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这是中国哲学为人处世的方法,也是西方文明中缺少的东西,西方社会的很多问题可以用这个信条来解决。
最后,中西方文明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,而应该把对方作为平等的个体,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互鉴,人类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。
(以上是作者的小小浅见,仅为抛砖。手机码字,难免错漏,望诸大贤见谅)
关键词: